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文档 学习文档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_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tamoadmin 2024-09-20 人已围观
简介1.应急局主要管什么2.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3.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编制4.如何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5.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哪些方面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考核内容 (一)区(县级市)人民 *** 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
1.应急局主要管什么
2.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
3.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编制
4.如何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5.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考核内容
(一)区(县级市)人民 *** 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事后评估等。
4.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度评价等。
(二)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事后评估等。
三、考核方式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应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考核程序
(一)自评。
考核对象每年1月1日前对上年度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分别对照《区(县级市)人民 ***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附件1)、《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附件2)进行自评。总结报告、自评情况和相关材料于1月5日前报送市应急办。
(二)测评。
1.测评区(县级市)人民 *** 。
市应急办会同市处置四大类突发牵头单位每年1月10日前根据区(县级市)人民 *** 报送的自评情况,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评。
2.测评市应急委成员单位。
市应急办会同市处置四大类突发牵头单位每年1月10日前根据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报送的自评情况,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评。
(三)考评。
1.考评区(县级市)人民 *** 。
市应急办每年1月20日前组织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市应急管理专家,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考评组,实地开展考评工作。其中社会评价,由市应急办委托第三方用问卷调查和电话随机访问两种形式进行。
2.考评市应急委成员单位。
市应急办每年1月20日前组织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市应急管理专家,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考评组,实地开展考评工作。
(四)公示。
经过测评、考评得出的考核结果,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五)审定。
市应急办每年2月20日前将上年度考核情况报市应急委审定。
五、考核等次
考核工作包括考评和测评两部分。考评满分100分,具体指标、分值、评分标准详见《区(县级市)人民 ***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测评满分100分。
考核得分=考评得分×90%+测评得分×10%。
考核等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考核得分90分以上,评为优秀;80分—89分,评为良好;60分—79分,评为一般;59分以下,评为较差。
考核年度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1起以上,或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较大突发3起以上,不能评为优秀、良好等次。
六、有关要求
(一)考核工作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有弄虚作行为的,一经查实,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立即给予通报,考核等次一律评为较差。
(二)考核情况作为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的参考。对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单位,由市应急委予以通报表扬;对于考核等次为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考核情况将书面通报考核对象,同时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
(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考核工作,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送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汇总后上报市应急委。...
什么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加浮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 *** 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人民 *** 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我市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的总体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基层应急管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基层应急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落实,个别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无人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基层应急预案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层应急机制还不健全,预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还不规范;基层应急准备特别是应急准备不足,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基层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滞后,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较低。此外,我市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事故灾难隐患较多,基层公共卫生时有发生,引发 *** 的诱因复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抓基层就是抓大事的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和市委、市 ***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把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应急体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排查和治理突发风险隐患、 组建培训专 *** 应急队伍、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完整的应急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完整的应急体系包括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保障系统
组织体制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运作机制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应急机制与这四个阶段的应急活动密切相关。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四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无论用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实行统一指挥的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的高低和隶属关系不同,但都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法律基础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海 4个层次: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公民知情权法和紧急动员法等;由 *** 颁布的规章,如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等,包括应急救援在内的以 *** 令形式的 *** 法令、法律等,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变准或管理办法等。
保障系统
列于应急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应急信息通讯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共享;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人力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与其他有关的培训教育;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参考资料:
wenku.baidu/...c7qWQi
应对突发的体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排查和治理突发风险隐患、组建培训专 *** 应急队伍、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应对突发的体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排查和治理突发风险隐患、
组建培训专 *** 应急队伍、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应急救援管理基本规定有哪些
应急管理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内容: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 *** 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在 *** 应急管理组织的协调下,各相关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与 *** 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相匹配的应急体系。
3、预防为主,防救结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和部门合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快速应对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基础作用。
5、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发挥 *** 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动员企业及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公众力量,形成应对突发的合力。同时,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6、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7、信息公开,引导舆论。在应急管理中,要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做到信息透明、信息公开,但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地对社会公众的舆情进行监控,了解社会公众的所思、所想、所愿,对舆情进行正确、有效引导。
应急救援管理基本规定有哪些
1、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急救援管理应包括建立组织机构,预案编制、审批、演练、评价、完善和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及记录等内容。 2、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设立专家库,组建救援队伍,并进行日常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4、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和环境特征,组织各管理层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 1)紧急情况、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分工; 3)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调用程序; 4)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外部 *** 、消防、救险、医疗等相关单位与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 5)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5、建筑施工企业各管理层应针对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下列工作: 1)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 2)定期组织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3)接到相关报告后,及时启动预案。 6、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实战的结果,对事故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必要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突发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排查和治理突发风险隐患、
组建培训专 *** 应急队伍、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应对突发的体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排查和治理突发风险隐患、
组建培训专 *** 应急队伍、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应急局主要管什么
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历程经历了三个里程碑。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对于突发公共,我们不能再像面对非典那样仓促应战,而要沉着应对,有章可循。章从何来?这就是应急预案。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就开始编制突发公共的应急预案。
2005年初,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中国应急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到2005年底,我国突发公共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基本构建而成,这是第二个里程碑。”
2006年,开始编制并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的发布和实施,是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三个里程碑
加上法案的实施07年,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
应急局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
2、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
3、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
4、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应急管理局是干什么的编制
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全县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二)贯彻执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标准,组织编制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并监督实施。
(三)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四)牵头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
(五)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应急救援,承担陵川县应对重大灾害、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委员会)职责,综合研判突发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县委、县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重大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六)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驻地武警中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消防、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管理县级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乡(镇)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组织指导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地)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管理、分配上级划拨和县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县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乡镇人民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十二)按照分级、属地原则,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全县洗(选)煤厂、配煤、型煤加工企业的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牵头拟定有关监督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
(十三)依法组织指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四)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的对内对外救援工作。
(十五)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全县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十六)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七)承担本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职责。
(十八)负责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
(十九)完成县委、县人民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职能转变。县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
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
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十一)有关职责分工。
如何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局的职责如下:
1、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
2、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工作;
3、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
4、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
5、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
6、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应急管理局的组织架构:
1、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管理、文秘、档案、信息、保密、督查、接待等工作;
2、政策法规司:负责拟订应急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组织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3、综合预防司:负责综合协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实施重大灾害防治规划;
4、监测预警司:负责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监测预警信息发布;
5、应急救援司: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力量,指导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
6、灾害救助司:负责组织实施灾害救助工作,管理救灾物资储备;
7、科技标准司:负责应急管理科技工作,制定应急管理标准规范;
8、安全生产司:负责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9、矿山安全监察司:负责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监察司: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措施;
11、消防救援司:负责组织指导消防救援工作,管理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和装备;
12、国际合作司:负责应急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救援合作项目。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局的职责包括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以及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
第七条
县级人民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共同负责。突发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应当立即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发生地县级人民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报告。上级人民应当及时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有关部门对突发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既是人民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管理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任务。我市是一个突发公共频发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尤为突出,煤矿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群体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公共给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树立应急管理理念、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做好突发公共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但也勿庸讳言,当前的国际国内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影响国 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人民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不受损失,是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突发公共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各级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各级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的发生。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出现,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隐患较大,能源紧缺,环保压力也在加大。这些都是直接威胁着人民群 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的职能全面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应急管理仍然是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增加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履 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突发公共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二、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一要明确目标。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发布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应急预案体系。二要讲究方法。一方面,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沟通交流和审核备案工作,注重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与配套,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要认真比照国家应急预案和上级机关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要对接,格式体例要一致;—要借鉴外省(区、市)同类应急预案,吸收他人的经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和有关部门 (单位)的意见,增加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完善应急预案。三要把握要求。要做好风险分析和应急普查、整合工作,要明确回答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什么做,要在应急实 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要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省市到县区再到乡镇和基层单位不能有断层,部门之间的应急预案要做好衔接,不能出现空档;要加强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和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
(二)健全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建立和 完善对突发公共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突发公共的信息报告工作。要落实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发生突发公共的单位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和有关部门报告信息;跨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发生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报告相关信息;所有突发公共,各县市区应急办和市直各部门(单位)应急机构都必须向市应急办报告。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和省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的信息报送有明确而严格的时限,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依据应急预案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研究制定工作程序,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要拓宽信息报告渠道。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收集和掌握突发公共情况,建立开放的信息报告平台,接受公众举报和反映问题,并注意从互联网上获取有关重要信息, 同时积极探索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信息报告员、构建社会信息网络体系。三是加大应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各级要依托全省系统办公业务网络和各项业务网络,整合当地公安、防汛、卫生、气象、人防等专业信息系统,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要全面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并与急救、市政等紧急信息接报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接报、 分类分级处置”。四是进一步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要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相邻县市区之间、部门与县市区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 明确各方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
(三)抓好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和应急法制建设。一要围绕大局。把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和省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二要突出重点。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安排。三要量力而行。要区别轻重缓急,把建设项目用到最急需、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城乡建设等有关专 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急突发公共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厉行节约。要处理好整合利用现有与新建项目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浪费。五要明确责任。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各级发改委牵头编制,有关部门单位和应急办参加,力争用半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把整个应急机制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和演练工作。一是要加强应急宣教。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应急预案的解读宣传。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把应急管理知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应急标识、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张贴海报。要编辑出版应急科普读物和应急音像制品。要针对我市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组织编写公共安全教材。开展公共安全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自救知识活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预防为主、应对有力,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强应急培训。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对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不定期举行 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的形式进行培训;要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要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要对青年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公益机构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三是要搞好应急演练。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走过场。演练时,要按照预案全过程组织进行,每个环节都要实施到位,指挥机构、 救援队伍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演练后要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五)注重抓好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加强乡村和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乡村和社区开始了应急机制建设,但绝大多数乡村和社区在突发公共应对和处置方面,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问题临时处理。特别是农村,医疗、消防、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各县市区人民要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公共,探索建立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普及应急知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构建乡村应急组织网络,提高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强企业的应急 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要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省直和中央在娄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三是要加强重点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大型医院等重点单位和供水、供电、供气等重要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三、要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加强领导非常关键。各级各个部门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健全机构、整合力量、落实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要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善于处理难题、应对复杂局面,要勇于负责,敢于决策,把这项利国安民的大事做好。二要明确和落实责任主体。按照中央要求,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各级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是工作机构;各级及其部门一把手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明确应急管理 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责任领导及其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各项突发公共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要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对突发公共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要构建应急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级应 急管理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 比照和省里的作法, 以值班室为基础,组建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应对突发公共工作的需要,结合实际,组建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职能定位、业务划分要明确。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协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要加强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公安、武警、预备役民兵以及解放军的骨干作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做好与骨干队伍的沟通和协调,加强磨合,共同完成好各项应急任务,二是抓好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一队多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好人力 的统筹规则,加强队伍的培养和训练。 以公安消防、煤矿、安全等骨干队伍为主体,逐步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三是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水运、电力和电信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专业及兼职救援人员和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四是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信息网络,进一步 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五是根据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招募、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在应急处置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要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级要按照中央要求,将应急管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领域,同时,健全、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应急普查工作,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进行普查。通过普查摸清家底,建立物资储备数据库和调用方案。要在摸清现有各类应急装备“底子”的情况下,取“联建”等方式,整合,加强应急装备建设;要切实做好应急处置所必需的重要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药品、衣物、饮用水等相关物资的调集和发放机制, 以便及时、有序提供应急基本生活保障。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则: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扩展资料: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一、组建编制队伍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二、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⑴法律法规分析
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
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⑵风险分析
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历史情况。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 ②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③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④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⑤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⑥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⑶应急能力分析
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①所需要的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
②外部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
③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
三、预案编制。
四、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五、预案的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国家突发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专项应急预案;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规定。
上一篇:青春励志文章素材_青春励志文章
下一篇:春节短信祝福大全_春节短信祝福